中医诊断学专业(100505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来源: 日期:2020-09-05点击:

一、培养目标

秉承我校“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服务,为国家需要服务”的办学宗旨,弘扬“惟学、惟人、求强、求精”的校训,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和自然科学素养,从事中医诊断研究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中医学理论基础知识。

2. 熟悉现代科研方法与临床诊察技术。

3. 了解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本学科的研究动态。

(二)能力目标

1.能运用所掌握的中医基本理论来理解和分析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能运用所掌握的科研方法和临床诊察技术解决本研究领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3.发表省级及以上论文1篇,完成学位论文,通过答辩。

4.具有一定的带教工作能力,能完成一定的教学时数。

(三)情感目标

1.引导学生巩固专业思想,热爱中医学事业。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3.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

4.尊重生命,正视医学伦理,充分认知中医学的终极目的是保障人类持续的健康。

(四)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目标

1.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

2.具有自我完善、独立思考和从事专业工作能力,具备相应综合素质、文化修养、创新意识和中医学思维能力。

3.能够应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和管理,自觉开展中西医结合基础科研工作。

4.较熟练运用外语进行学习、交流和工作。

5.根据社会和工作的需要持续更新知识和终身学习。

二、研究方向

1. 中医诊法理论与临床研究: 从中医诊法研究入手,在文献研究、临床大样本调查基础上,规范四诊信息采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成果,探究中医司外揣内的科学内涵与临床价值。

2. 证候实质及辨证微观化的研究:运用临床实证研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文献研究、实验研究的系统性方法,开展相关证候(如瘀毒证、痰瘀证)的实质研究。

3. 病证规范化研究: 证候表现与疾病的关系十分密切,证候是疾病演变过程中各阶段本质的反映, 采取病证相结合的方法, 开展多中心大样本前睹性的理论与临床研究。

4.中医辨证思维规律研究:在中医临床信息标准化、客观化、定量化采集的基础上,规范疾病所属各证的常见症状、体征,建立疾病所属各证的中医辨证规范和各证基本演变的规律,并明确各证之间的鉴别诊断方法。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在校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四、课程设置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非学位课和科研与实践必修环节。要求课程学习修满36学分,其中:学位课23学分,非学位课13学分。同时完成科研与实践必修环节。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公共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2

2


考试


英语

108

6

考试

专业基础课

(课程原则上按一级学科口径设置。3-4门,每门课程以3学分为宜,总分不超过9学分。)

中医诊法学

48

3


考试

通识 基础 模块

中医辨证学

48

3


考试

中医经典医籍选读

48

3


考试

专业课

(按二级学科设置, 2-3门,每门课程3学分为宜,总分不超过9学分。)

中医内科学

48

3


考试

专业知识模块

中医临床思维方法

48

3


考试

中医诊断实验方法学

48

3


考试

非学位课

选修课

临床中医诊断病案分析(双语教学)

32

2


考试

扩展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规范

32

2


考查

实验诊断学

32

2


考查


实验动物学基础

32

2



考查


中医医案选读

32

2



考查


医学免疫学

32

2



考查


西医急诊学

32

2



考查


中医鉴别诊断学

32

2



考查


中医误诊学

16

1



考查

必选课

计算机应用

48

3


考试

科研思路与方法

48

2


考试

统计学

48

3


考试

自然辩证法

16

1


考试

科研与实践

必修环节

学术报告、讲座活动

1

15

考查


文献综述



考查

教学实践



考查

                       在通识基础模块、专业知识模式中明确本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以△标注在课程名称的右侧。

五、关于培养方式

1、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组集体培养、学院统一规划相结合的方式

导师组由学院中医诊断学专业资深导师组成。研究生培养由研究生院和研究生所在学院、学科组、导师及导师组共同负责,实行导师负责制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采取多种教育形式,提高研究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2、导师要全面关心硕士研究生的成长,既教书又育人

导师应多方面了解所指导的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专业特长、研究兴趣、能力基础等具体情况,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帮助研究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和研究计划,要对研究生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专业实践进行指导,充分挖掘研究生的学术潜力。

3、导师组负责重大培养事项的协调和指导工作

在研究方向的选择、学位论文的撰写、学术报告的安排以及教学实践和社会调查方面协调均由导师组提供统一指导和安排。

4、学院统一规划知识竞赛、学术论坛和学术竞赛,注重学术能力的培养

硕士研究生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术活动方面,除按规定要参加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讨论班、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活动以外,至少参加学院组织的英语知识竞赛、学术论坛、学术竞赛各1次,以加强研究生自学、科学研究、表达等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六、学位论文工作

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应广泛收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在导师指导下,拟定研究课题,于第三学期末以前写出研究课题的文献综述,并在第四学期开学一个月内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报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课题研究过程中,应按计划由研究生定期在科室作阶段性报告。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翔实,层次清晰,并有一定的独到见解,能体现创新意识,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能够体现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相应的理论水平。

科学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可以是基础理论研究、科研实验研究等类型论文的基本论点、结论应在中医药学术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论文表明申请人在本门学科上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本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技能,实验设计和方法比较先进,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

论文完成后,经导师及指导小组审核同意,方可推荐答辩,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论文评审、答辩和学位授予的审定工作。

七、中期考核及分流

为规范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学校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具体情况,开展中期考核工作。

1、考核对象及时间

各专业方向硕士生均需参加中期考核,在入学后第五学期开学一个月内进行。

2、考核内容

研究生中期考核是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对研究生入学以来德、智、体、能所进行的一次全面综合考查评价。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1)思想品德考核:主要考核研究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遵守国家政策法令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学习态度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平时表现。

2)课程学习考核:主要考核研究生是否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并达到学分要求。

3)科研实践和教学实践能力考核:主要考核研究生在参加学术活动、专业文献阅读水平和了解程度以及在科研实际工作中表现出的自学能力、科研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责任心等。

4)健康状况考核:主要考核体育成绩、平时体育锻炼和心理素质等。

3、考核程序

1)考核组织:由各院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领导负责组织实施。考核前由学院制定详细的考核方案和日程安排。并以二级学科硕士点为单位成立考核小组,小组成员应由指定35名熟悉研究生科研工作的副高以上人员组成,按专业方向逐个对研究生的政治表现及业务培养情况进行考核(含问答环节)。

2)考核方法:

PPT10分钟左右)的形式向考核小组进行汇报。硕士研究生应认真填写《江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表》相关内容。

导师对研究生表现进行评价,导师对研究生表现进行评价,内容包括:政治思想(含身心素质)、业务能力(理论知识、文献阅读、科研能力、教学能力等)。

由考核小组对研究生学习情况、论文工作情况、科研实践情况及教学实践情况进行考核。

4.考核结果及分流

考核结果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由导师和考核小组做出等级评定并详细指出课题中存在的优缺点及下一步的培养建议,对于中期考核不合格者,作出再次中期考核的决定。第二次中期考核仍不合格者,须由学院提出淘汰、延期毕业及其他处理的初步意见,最后由研究生院予以处理结果。

硕士生应按计划定期在本学科作中期考核报告,报告由导师组审定通过。未能通过者,拟分流至下学年重新进行课题研究及中期考核。

八、其他培养环节与考核

1.教学实践:凡在校各专业统招,并且指导教师为我校在编在岗人员的全日制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应参加我校全日制本、专科生教学实践工作。硕士研究生为20-30学时,其中参加本、专科理论课程的教学时数,硕士研究生不超过4个学时。具体实施参照《江西中医药大学关于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的管理规定》

硕士研究生在课前应备好教案、讲稿、课件、大纲、教学方案设计书。学科组应拟定时间,对研究生教学实践前进行的学科组试讲活动予以审核。试讲不通过者,应根据整改意见改进教学方法,并择日重新试讲,并拟学科组审核,以切实提高研究生的教学水平。

2.社会实践:硕士研究生在学期期间必须参加一定的社会实际,具体实施参照《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管理办法》。

3.文献综述:研究生在论文选题方面,需查阅相关的文献报告,并撰写出文献综述,字数不少于1000字。

4.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要在省级及以上级别刊物发表1篇与本人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九、毕业资格与学位授予

硕士研究生毕业时须对在校期间的表现做全面鉴定,其内容包括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任务,德、智、体、美等各方面表现合格者,准予毕业。

硕士研究生按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完成课程学习并修满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初审,再报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由学校授予硕士学位。

地 址:南昌市湾里区梅岭大道1688号 邮 编:330004

联系电话:0791—87118931 传 真:0791—87118931

Copyright @ 2014-2020 银河集团9873.cσm·生命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